暴雨如注,笔架路消防救援站的宁静被一阵急促的警铃声打破。不到一分钟,两辆消防车拉响警报,刺破雨雾,呼啸而出。
到达指定位置,带队干部丁鹏看到常务副县长、应急管理局局长及好几个镇村干部都等在那里。常务副县长对一个个头不高、脸上粘着泥印的中年男子说:“黄主任,你把情况跟他们说一下。”男子上前一步说:“我是这个村的村主任,今天上午,我们这里发了山洪,羊角山三组灾情最为严重。”应急管理局局长说:“现在最大的问题是,三组信号中断,我们无法和那边取得联系。”一个镇干部补充说:“我们曾组织过人员过去,由于路被冲毁,险象环生,只得半路返回,现在全靠你们了。”
丁鹏眉头紧锁,深感责任重大,他快速作出安排:“黄主任,麻烦给我们派一个向导,我们即刻上山搜救!”
临行前,常务副县长对丁鹏说:“注意安全,我等你们的好消息。”
“请领导放心,我们保证完成任务!”
丁鹏带领队伍,携带必要的救援器材向羊角山开拔。山路陡峭泥泞,一名队员脚下一滑,差点摔倒。他赶紧抓住旁边的树枝,喘着粗气说:“这鬼天气,真倒霉透了!”“可不,这么大的雨,连路都看不清。”另一名队员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说。“别分心,留意脚下!”丁鹏语气严厉,但眼神中透露出对队员的关心。
队员身上的抢险救援服早已湿透,鞋子也被泥水塞满,每次抬脚都显得十分沉重。沿路滑落的岩石、倾倒的树木随处可见。狂风呼呼刮着,几乎能将人吹倒。队员们相互搀扶,一步一滑地踉跄前进,尤其是过沟壑和溪谷时,必须砍树搭桥,并借助绳索,才能勉强通过。
“快!再快一点!”丁鹏不断催促着队员,他知道,险情严峻,他们必须争分夺秒,尽快找到被困村民。
两个多小时后,向导停下来,观察了一下四周说:“我们到三组地界了。”
救援队先后到几户村民家搜寻,没有人。拐了个弯,迎面走来两个村民,一人手拿木棍,另一人手握柴刀。询问后得知,拿木棍的正是三组组长,他们冒险下山去跟村里报告灾情。组长说,山洪迅猛,冲垮了好几栋房屋,经过摸排,有7个村民失踪。
丁鹏叫通信员拿来卫星电话,将情况向领导作了汇报,然后叫组长二人加入他们的队伍,一同搜救失踪的村民。
过了条溪沟,上了个陡坡,绕了片树林,又走了半个多小时,眼前的一幕触目惊心:一栋房屋被一块数吨重的岩石砸个对穿!因为阻力,巨石停在屋前场坪里,一棵胸径超过40公分的樟树被齐腰砸断,残枝败叶落满整个场坪。
“有人吗?有没有人哇?”众人跑过去齐声呼喊,没人应答。丁鹏大手一挥,大家不约而同地冲过去,用铁锹、柴刀、木棍,有的连手都用上了,将屋内一人深的泥土、渣石扒开,却什么也没发现。
正要撤离,巨石旁一个队员突然叫道:“快来看,上面有字!”丁鹏过去一看,岩石上果真留有字迹。他一边辨认,一边念道:“东边山洞,快来救我们!”字迹潦草歪斜,却如同黑夜里的一束光。
“东边山洞?我晓得那里,我带你们过去。”组长欣喜地说。
过密林,趟急流,大家有惊无险地到达目的地。进入洞内,一堆篝火旁,围坐着几个村民,有的昏昏欲睡,有的啃着玉米棒。组长数了两遍,激动地说:“太好了,他们都在!”
丁鹏长舒了口气。
一位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,他认出了组长,疑惑地问:“你们……这是?”“春生伯,他们是消防员,是政府派来救你们的!”老人抹着眼泪,哽咽着说:“太好了,我以为……我们没救了哩……”
“老乡,你放心,我们一定带你们出去。”丁鹏语气坚定地说。
下山途中,一个十三四岁的大男孩对丁鹏说,他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消防员救人的新闻,以后他也要成为他们一样的人。他说他是老人的孙子,在他劝说下,爷爷才肯出门避险,没走多远,一块超大岩头就从屋后滚了下来。他说是他把附近的乡亲集中起来躲到山洞里的。另外,他还在岩头上刻下求救的字,不知他们看到没有。
丁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,他摸摸大男孩的头说:“看到了,你的机智和勇敢,让我们的救援更顺利!”
责编:熊泊宇
来源:《中国应急管理报》2024年 9月18日副刊版